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查警号
宇新网 首页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从传统文化谈戒毒

2014-5-19 16: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03| 评论: 0|原作者: 董村强戒所强戒一大队 王建琨|来自: 司法网

摘要: 戒毒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吸毒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来矫正其行为,转变思想观念,重塑社会所期待的人格。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以端正人的道德品质为主,以提高人的行为修养、举止为目标。笔者结合戒毒教育矫治工作,从传统 ...
戒毒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吸毒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来矫正其行为,转变思想观念,重塑社会所期待的人格。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以端正人的道德品质为主,以提高人的行为修养、举止为目标。笔者结合戒毒教育矫治工作,从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等方面,浅谈戒毒教育,试图解决吸毒者主观方面的认知。

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其寓意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懂得“止”,在人生之中懂得适时放下,主动放弃一切无用的背负,方可轻松前行。对吸毒者来说,就是要主动放下因药物滥用产生的欣快感、欲望,方可正常为人。换句话说,就是戒毒的第一要义:知止!

一、禅止!当头棒喝,放下欲望,回头是岸

所有的吸毒者都经历了:好奇心驱使、诱惑等其他原因造成初次药物滥用,到躯体产生欣快感,欲罢不能,继而反复滥用药物的成瘾过程。吸毒者为满足个人贪欲,向周围朋友、亲人索取钱物,换取毒品,情绪狂躁,人性退化,责任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头脑反应低下、痴呆,躯体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在此过程中,吸毒者从主观上得到生理和精神的暂时慰籍,直至丧失作为人的生理性状和存在价值。是主动的先得后失过程。佛家修行也讲究主观的改变。对初入佛门或犯戒的僧人,要求从善、持戒。如做不到,则用戒尺敲击头部,曰:当头棒喝,令其清醒,放弃俗欲。其修行境界由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最后到般若(智慧)。此过程,从善待所有人开始,逐步放弃俗人的种种贪欲、贪念,成就内心的清净、超然智慧。是主动先舍后得的过程。资料表明,吸毒者愿意主动放弃毒品的极少,90%的吸毒者认为毒难戒或毒不能戒。故针对吸毒者戒毒之初,应用强硬的制度规范,严格要求,当头棒喝,要求其从主观上主动放弃毒品,建立“壮士断腕,斩断毒缘”的决心和意志。

二、道止!醍醐灌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讲,甚爱必大费。意思是过分的爱,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对吸毒者而言,也可引申为:过分的强调自身的感受,并不断的满足,必然导致为其付出更大的代价。身体受损,财富丧失,家庭离散。更何况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难逃法律的制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吸毒者生活在不可见人的黑暗角落,已经处在危险之中,如再不知止,将来的日子更会是危险重重。面对戒毒,不论是吸毒者,还是戒毒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白:毒难戒,但毒能戒!老子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吸毒者戒毒的路,漫长艰难且充满各种诱惑、但只要守法、守德、持戒,保持操守,“致虚极,守静笃”,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顺应戒毒的“道”,终可完成从“毛毛虫到美丽蝴蝶的蜕变”。

三、儒止!指点迷津,知其所止,至于其善

知其所止,至于其善。意思是懂得自己要去哪里,那去的方向一定要正确。可引申为:知道出发很重要,知道落脚更重要。孔子《大学》讲,知之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吸毒者既明确了自己的戒毒目标——知止,那么就要坚定这个立场,不以任何原因而改变——知定,这样戒毒动机就会纯正,心思也就不会有所旁骛或瞻前顾后——知静,这个时候,戒毒者身心安详,对与戒毒无关的事物从容、宽容有度——能安,处理戒毒过程中出现或遇到的困难时,就能全面考虑,周详安排,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反复或走弯路——能虑,完成戒毒,保持操守的目标就不远了——能得。子曰:不孝有五,坠其四肢,博弈好欲酒,好财货私妻子,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告诫我们要力戒这五种行为,以尽孝道,戒毒者更应如此,建立家庭责任。“为人子止于孝”; 人皆为父母所生养,作为子女应当诚心尽孝道,这是“知止”在孝德上天经地义的道理,是做人最起码的人伦道德。一个人假若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是连禽兽也不如,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资格。“为人父止于慈”; 身为人之父母,应当“知止”在以仁慈之心关爱子女、教养子女上。把以道德教化子女当作首要任务,作为立人之本,使子女成为德才兼备、心身健康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民族服务奉献。这才是真正的为人父之道。“与国人交止于信”。 吸毒者因毒品的伤害,私欲膨胀,道德急剧滑坡,相互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欲望的交易关系,既不信己,又不信人。他们在与人们的交往中言而无信,行而不果。导致非常严重的失信状态,并恶性循环,甚至已经到了与人交“止于防”、“止于欺”的地步。孔子当年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警示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诚信之德。因此,只要从诚信出发,以责任之心,守信诺,先做人后做事,定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友善的朋友交际圈,从而摆脱原有的吸毒人群,自我创造良好的戒毒小环境。

四、易止!茅塞顿开,动静相间,行止有时

易经为群经之首,被称为天人之学,历来广为人知,却又神秘莫测,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易经六十四卦是透过六十四卦的组合,去反应六十四种不同的事务、情境、现象、特定环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运作法则。每一卦都会有六爻和爻辞,去反应一个卦目前的运作状态和未来的状况。透过这些变化可以知道世间万物的运作以及人生的哲理。其中,典型的四大“难”卦,屯卦、习坎卦、蹇卦、困卦告诉我们走出困境的智慧和方法。

1、屯卦(水雷屯),起始维艰,打好基础。

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戒毒人员走出强戒所的一刻,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戒毒取得初步成效。内心渴望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不正是植物萌发,万物始生之象。家人因吸毒者过去的伤害、失望,一时难以相信、接纳吸毒人员,社会亦不认可。此时,戒毒者所处人文环境恶劣,缺少必要的关爱。戒毒者应安静下来,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偏见,默默顺应周围人的要求——坚持抵制拒绝毒品,克己操守,以获得家人的认可,为截断心瘾打好环境基础。

2、习坎卦(坎为水),行险用险,坚定信念。

下坎上坎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危机重重。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阻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彩。戒毒者随着家人的认可,逐步走向朋友,面对重重诱惑,酒吧、KTV的灯红酒绿,甚至原有的吸毒场景再现,戒断心瘾险阻重重。在这个节点上,戒毒者内心挣扎斗争,艰难徘徊。易经告诉我们,在此境遇,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坚守戒毒承诺,坚守对家人的诚信,坚定戒毒信念,断然拒绝毒品,甚至依然转身离开,方可战胜困难。

3、蹇卦(水山蹇),险阻在前,反身修德。

下艮上坎相叠。蹇,跋行艰难。坎为水;艮为山。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阻,见险而止,明哲保身,可谓智慧。人是社会的人,戒毒者必将走向社会,面对更多的人。但任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在与曾经的瘾君子相处时,无不躲而远之。正如卦象所言,“山穷水尽,路长人困”。戒毒者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戒断、挣扎、忍辱,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压力可想而知。此时应继续忍辱负重,反身修德,加强自身修养,不要急于证明自己,处处低调低姿态,“”将不失为智慧。正如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困卦(泽水困),有言不信,守正求通。

下坎上兑相叠。兑喻悦;坎喻险。泽水困,陷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人处此困境中,有言不信,周围没有人会相信戒毒者的表白,此境泽中无水,向前将陷入泥潭,退后复吸万劫不复。卦象告诉我们,此时只可守正无为,专一祭祀。这里讲的祭祀并不是祈求鬼神、祖先的庇佑,而是用祭祀的心态,追思祖先的教诲、德行,反思自己为后代和社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唤醒内心的善,效法神佛、古人德行。把一切与戒毒无关的事情暂且放一放,做好眼前能做好的小事,守正待时以求通。

止亦有止,这是个度的问题。知止,是要求每个戒毒者在药物滥用的问题上知止,而不是在人生任何方面静坐以待,不思进取,等待他人、社会的帮助和救助。

参考:山西省戒毒系统业务骨干培训(保定),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白焕然教授授课笔记。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宇新科技 手机(V):13904299632 21122402000158 辽ICP备14018580号

GMT+8, 2024-5-11 17:34 , Processed in 0.0169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