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查警号
宇新网 首页 工作报道 戒毒工作 查看内容

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季度读书笔记摘录

2016-8-30 00: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5| 评论: 0|原作者: 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平静|来自: 佳广网

摘要: 编者按:一直以来,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困扰了场所宣传工作的进步,特别是在省女所这一群娘子军中,高负荷的业务工作、家庭角色的重担、经验欠缺等一些列困难都现实的摆在眼前。如何为想学习进步的通讯员们搭建一个鼓励 ...
编者按:一直以来,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困扰了场所宣传工作的进步,特别是在省女所这一群娘子军中,高负荷的业务工作、家庭角色的重担、经验欠缺等一些列困难都现实的摆在眼前。如何为想学习进步的通讯员们搭建一个鼓励、鞭策学习的平台,省女所以开展季度读书沙龙的形式,要求每名通讯员阅读至少三篇论文,并完成至少一篇读书笔记,至少一次集中讨论。以此刺激通讯员加强对业务工作的思考,并诉诸笔下,各抒己见,加强对文字的提炼,以希提高通讯员队伍业务素养、增强新闻敏锐性、提升稿件质量、增强工作总结能力等目的。
 
陈宇:加强体育运动在戒毒中的辅助作用

作为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对运动有如此体会:一次瑜伽练习,一场羽毛球赛,或是一次中长跑,大汗淋漓后的身体总会比平时更加轻松,心理在此时也得到了极致的放空或是冥想。同理,适度的体育运动对戒毒人员生理和心理放松,也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陈嘉庚认为:已发现可降低现代人生活中心理压力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有两个突出的因素,一是社会支持;二是体育锻炼。目前的戒毒工作,在社会支持领域,如家庭、单位、社区、社会等方面干预戒毒人员心理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而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心理干预和调适上仍有较大空间,无论是有效改善心境,还是增进心理健康,对抗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因素。

由于毒品侵蚀,强戒人员普遍身体素质较弱,心理系统常常处于混乱和阴暗状态。对于恢复戒毒人员正常健康体质、培育积极阳光心态,有效减少对毒品的欲望,我的建议是适度强化戒毒人员参与体育运动的力度。一是针对不同体质开展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强体能康复训练的针对性。二是多途径保障康复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三是以比赛促学习协作、以成长强自尊自信。四是建立机制,系统考核,适当奖励,积极引导,辅助行为养成。
相信,戒毒能让生命开始新的轮回,而运动让生命更加蓬勃。
 
卢秋池:读《戒毒回归人员社会功能修复建设探析》有感

当前,复吸率仍居高不下,并经常与我们在戒治工作中付出的心思操劳不对等。我认为,修复戒毒人员的社会功能,绝不仅限于培养甚至强化戒毒人员的职业技能。简单初级的职业技能通常无法支撑一个人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何况是让身份角色更为特殊的戒毒回归人员直面一个包容接纳的能力尚有欠缺、同时又竞争惨烈的社会。

因此,我对文中“中途岛”的建议十分赞同,我认为联合社会力量建立过渡性管理教育基地,合理延长回归社会人员适应社会的心理缓冲期,从而平稳回归的做法很具现实意义。

同时,我们在回归适应期中开展的出所教育还不全面,从根本上说就是和戒毒人员现实需求不匹配,或者说对戒毒人员出所后要真实面临的困境尚不了解,以至于在相关教育中缺乏必要的模拟、案例、示范和训练。尤其是女性戒毒人员,社会属性决定了她们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困境以及更处弱势,因而,过渡性管理教育基地对于女性戒毒人员更为迫切。

当前,我们还应思考,第一,在尚不具备建立过渡性管理教育基地的条件下,如何提升出所教育的实操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第二,科学评估和区分不同认知程度(正确评价认识自我)的人群,注意采用不同教导方法,助其平稳过度,实现回归。
 
刘薇:读《传统“知止”文化在强制隔离戒毒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2014年在白焕然教授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知止”理论——悬崖勒马、善莫大焉。经过近两年实践后,再读这一理论,感触颇深。

简言之,“知止”是人的自制力问题,知荣辱、懂进退,方能约束言行,进而克制欲望。通读全文,我想对全文两个欠妥之处提出建议:一是“管理者要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冷静、空明的状态……用一颗宽容的新去包容他们的过错”,但笔者并未说明应如何做,而我认为正确实施才是真正有效地运用;二是“戒毒工作中要遵循‘戒毒规律’”,但这个戒毒规律是什么始终让人不甚了解。以上两点使“知止”仍停留在了理论层面,缺乏向实践渗透的“活性”。

当前工作中,一方面,戒毒人员的构成日益复杂;另一方面,人性关怀已逐渐取代了惩罚,戒治环境日益优越、财政保障日臻完善。但高复吸率和低操守率的现实让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了戒毒所内的温顺谦恭、认真努力、积极进步很大程度上都只是表象,我们还没有获取到真正行之有效的、能长期发挥的作用方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戒毒人员不是初学的孩童,不是我们给予的教育他们都自愿接受、全盘吸收,也不是正面的疏导、温情的感化就总能见效。如果人性都泛滥无度了,民警又是否真正理解“知止”的含义呢?永远不要忘记戒毒人员还有一个法定身份,那就是违法者。

禁毒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没有新思考、新理念、新实践,这场战争就将一直持续,每天每年、周而复始、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仍然固执地将其在戒毒所这个特定范围内的“良好”表现作为教育成果来衡量劳动价值,这于千万个工作在戒毒一线的你我他而言,从少年意气、英姿勃发直到髭须皆白、奉献一生,难道不是虚度、不是荒废吗!?

未来的路还那么长,不管我站在哪个位置,都希望自己脚下的每一步都在前行。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信仰来坚守,就该让它在实践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而不是设计描绘所谓的空中楼阁。

相对于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更有用,我们更需要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用。
 
张佳丽:重燃的希望

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的编研与应用》后有感
 
对于书本里智慧,集子里一篇题为《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的编研与应用》论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大四时,因实习首次接触到复吸戒毒人员,当时便对复吸倾向性问题很感兴趣,并也曾期望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寻求到测量量表。可当时,现有相关研究很少,测量表更是少之又少。无奈,只得放弃,转攻其他。

而现在,我再次发现了这篇关于编制戒毒人员复习倾向性量表的文章,让我对研究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问题又有了希望,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思考的局限性,最重要的还考虑到了编制量表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问卷的真实性。因为戒毒场所的特殊性,戒毒人员在填写问卷时往往不会像常人一样坦诚,一定程度的掩饰和保留通常会使成卷不具有真实性,同时,可靠性大打折扣。而笔者值得我借鉴的做法便是坚持在初测时使用大样本,并以开放、半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访谈方式,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了问卷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开卷有益 平静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认为一篇好的调研论文同样应该如此,留给人思考的空间和顿悟时的透彻。

篇目一:《合成毒品预防教育的受众、内容和实施》。文章从建议以年龄层次为标准对合成毒品受众开展分类预防教育着手,对三个年龄段的受众实施“三级预防”的观点,对18岁之前是接收合成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阶段的分析,很有现实意义。从在推动分类教育宣传向纵深发展这一点来讲,此文实现了超越。但是,文末分析统计可行的预防教育途径中,“没有人愿意接受参观戒毒所之类的预防教育活动”一项,与从我所近年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不对称,考虑作者可以再扩大样本的分布。

篇目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社会化的三层含义》中谈到法治应是讲权限、讲边界的,不能无限度地拓展职能,大包大揽后续照管,说穿了就是功利的形式主义使然。近年来,场所工作确实是一直在做加法,一方面深度挖掘潜能、创新思维探索;另一方面也萌生了诸多关乎梦想、构想、设想的空谈型“调研成果”。反思戒毒工作的务实和“活在当下”,一味求新,或许也是一种“忘本”和“不实际作为”。

篇目三:《应对戒毒场所宣传工作新情况的思考》,因为和本职工作直接相关,因而私下小结了四点可借鉴的思路:一是多形式保证宣传效果,有意识回避灌输式报道,不一味歌颂成绩和好人好事,多用讲故事的形式提升题材的生动性;二是在通讯员的学习培训中注意把握当前的宣传形式和了解动态,有计划实现专题报送,提升稿件分量,实现新闻宣传的“供给侧改革”;三是理性面对新媒体新阵地建设,区别对待微信和网站两种不同媒体的不同受众对象;四是要具备深度挖掘和跟踪报道的能力,以戒毒人员寄低工资回家为例,一次报道是新闻,反复报道一种常态性事件就让写作变得很苦恼、很尴尬,只有懂得换个角度思考,才能很好地打破这一潭死水。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宇新科技 手机(V):13904299632 21122402000158 辽ICP备14018580号

GMT+8, 2024-4-28 13:15 , Processed in 0.0195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