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查警号
宇新网 首页 工作报道 戒毒工作 查看内容

拒绝吧!那自由而无用的生命——读《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有感

2016-8-30 00: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7| 评论: 0|原作者: 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王玲慧|来自: 佳广网

摘要: 出于我对一本书的热爱,和如此急不可耐地想要分享的心情,就像是刚抢到了一件如意新衣服,着急地发着朋友圈,渴望被全世界发现一样。《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的作品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 ...

出于我对一本书的热爱,和如此急不可耐地想要分享的心情,就像是刚抢到了一件如意新衣服,着急地发着朋友圈,渴望被全世界发现一样。

《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的作品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有悬殊的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1919年,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4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

虽然这本书中收录的八篇文章是莱维用自己的生命对奥斯维辛的证词,但是只要看过一遍,读者立刻就会明白,书中文字所记并非是历史,这不是考据,是鲜活的生命,是穿越时间河流的共同的人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几乎是同步的,我立刻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或者说是共鸣。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犹太人的炼狱,毒品又何尝不是禁锢吸毒者的炼狱,如同奥斯维辛的囚徒,当吸毒者在精神上死去,难道不会沉沦到地狱的底部。

在与戒毒学员的接触中,我常常困惑于她们对毒品伤害的不以为然,即使有过严重的毒品导致的疾病或是家庭悲剧,在一番痛苦之后竟然可以迅速的遗忘。没有想到的是在奥斯维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中都有着同样的行为模式:对于那些逃避有罪记忆的人们来说,“被洗脑”反而成为他们自我开脱的方便的理由,在有罪行为的记忆中“诚实”(good faith)和“自我欺骗”(bad faith)之间的区别是模糊的。“在说谎时,他就像一个完全入戏的演员,与他的角色化为一体”。那些从毒品的魔爪中幸存下来的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受毒品荼毒最深的,因为那些受害最深的人他们的精神,肉体,或二者之一,或两者全部已经死亡。

“在经受了地狱之火以后,人对自己的软弱和人性的缺陷有了惨痛的认识。”如何才能让吸毒人员有这样的意识?这或许是“教育和文化对个人的自我优化的意义”。“文化是有用的,哪怕局限在一些小事上,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它都能提高某个时刻的质量”。

虽然我们通常被要求要重塑强戒学员的“三观”,但对于一个对人类先进文化一无所知,对自己从不审视的人来说,要如何去塑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想“只有人活得比较有人的意识时”,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为什么大部分强戒学员都向往着所外的“自由”?他们是否意识到被毒品禁锢的人生已被拷上沉重的镣铐;为什么“无所事事”成了生活“优越”的标签?他们是否体会过付出后收获的美好。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能引导戒毒人员“活得有人的意识”时,才能让他们放弃懒惰和冷漠,才能抗拒他们自以为自由而又苍白无用的人生。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宇新科技 手机(V):13904299632 21122402000158 辽ICP备14018580号

GMT+8, 2024-4-29 01:14 , Processed in 0.015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